2023年9月10日,在全国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经管学院名誉院长袁永友教授收到一份特殊的教师节礼物——一首学生亲手弹奏的钢琴曲。在他的办公室里,珍藏着历届学生送的许多礼物,“这些是学生送我的亲笔信,这个是学生自己做的卡片”,袁永友教授如数家珍地说道,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袁永友,教授职称,我校经管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会和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历任全国我院行指委员,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教科研项目多项,获中国国际贸易学会40周年杰出贡献个人奖,多次获得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扎根教学 躬耕课堂
“我这学期每周坚持上8节课”,在采访过程中袁永友教授笑着说道。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到两鬓斑白的老教授,他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袁永友认为,无论学术研究达到什么水平,承担多少科研任务,上好每一堂课,搞好一线教学始终是教师的本分和职责。在肩负繁重的科研任务的同时,他也从未中断过本科生的专业教学,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教学热情。
袁永友教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带领学校青年教师潜心研究博弈教学法,时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让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目前以“博弈教学法”为主题的课程项目已获得文华云联盟优质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在他看来,高校迫切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尤其是应用型高校,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战略定位,在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为企业输送具有专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教育不是静等花开,而是要让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苗子,这是袁永友教授一贯坚持的教育原则。
“考研上岸后,在写论文时我经常向袁老师寻求帮助,袁老师会给我推荐一些高质量文献,并对我写的内容提供了很多专业的建议,帮我一遍遍反复打磨修改论文。从袁老师身上,我们能看到科研工作者的严谨与专注,深受感染。”目前正在东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我校2016级本科生周芳芳和在湖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黄颖格回忆道。“有时候晚上把项目书发给袁老师,他都会第一时间对项目进行‘会诊’,从专业角度和我们一起探讨项目潜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提起袁老师,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大四学生宋瑜健语气中满是敬佩。据悉,袁永友已指导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等竞赛中获得大大小小10余项奖项。
教学之外,他也经常主动与学生交流,为他们耐心解答生活上、学习上各方面的问题。在学生眼里,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老师,而在袁永友看来,教书育人、传播知识、塑造灵魂只不过是他身为一名教师的本职工作。在他的谆谆教诲下,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长成才,有的升学读博,有的成为企业管理者,不少人已经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至今仍有许多学生毕业后返校看望他。
学海无涯 专业为舟
从教以来,袁永友深刻认识到,教学与科研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他既是一把教育教学好手,也是一位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专家,非常重视运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他坚持在国际贸易领域长期耕耘、厚积薄发、勇攀高峰,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成为全国颇具一定学术影响的国际贸易学者之一。
30年来,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世界贸易》、《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等CSSCI以上核心学术期刊发表30余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索引的论文33篇。正式出版著作10余部,还编写了国际贸易专业教材10余部。其中《国际服务贸易》获东北财经大学优秀教材奖,1项成果被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省社科联采用。
近年,袁永友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部大中城市服务外包差异化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申报其实很不容易,不但要撰写几百页的申报书与材料,有时为了佐证其中的几个小问题,还要耗用几天时间。”然而,为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他坚持下来。目前,围绕该课题袁永友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1篇调研报告,共计40余万字,其中获中国服务贸易论坛第五、第六届三等奖2项、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优秀奖2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联合会三等奖1项、武汉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
诱掖后进 火尽薪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袁永友始终坚信“传道授业解惑”的对象不只是学生,还有青年教师,因此他坚持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理念的普及、教学能力的帮带,“青年教师学术科研的精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成长和团队精神的激发,离不开老教师的传帮带。”
袁永友身体力行,尽心尽力地帮助学校青年教师确定教学专题、申报课题,辅导他们收集资料、撰写教案,传授授课方法、执教心得,指导撰写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青年教师王玉婷曾多次配合袁永友申报科研项目、做课题研究,她说:“无论多晚,但凡我和袁教授探讨教学或者学术问题,他都知无不言,甚至有时凌晨,袁教授也会将他的灵感和观点第一时间和我分享。”作为一名老教授,袁永友依旧思想活跃,笔耕不辍,博闻强识,被学院许多老师称为“行走的参考文献”。
赵杨旸作为留学归国的新进教师,在探索和实践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与挑战,袁教授察觉到这一情况后,经常与她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鼓励她坚定教学自信,共同探讨更适合本校学生学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袁教授作为教学经验丰富的前辈,始终对新教师们耐心指导,暖心鼓励,在他的关心引导下,我找到了站稳讲台的信念感。”赵杨旸说。
三尺讲台,孜孜不倦育人铸魂;一颗丹心,兢兢业业继往开来。未来,我校要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培养造就一支有大觉醒、大担当、大志向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激励教师成为“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体,促进为学求真,为事向善,为人尚美的精神风貌在校园中蔚然成风。(中国教育在线 通讯员:刘诗言 陈澎)
原文链接:https://hubei.eol.cn/hubgd/202309/t20230908_2460928.shtml
上一篇:【学习强国】多措并举 精准服务——湖北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见闻
下一篇:【中国网】潜心教研三十载 筑梦育人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