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视域下“非遗”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阐释与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3-12-29作者:李芊编辑:刘诗言来源:光明网 阅读量:

  “非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积淀与集体记忆,其中包蕴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判断与精神取向,是民族之魂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泉源。在新时代,开掘“非遗”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对其传统内涵进行现实表达,既是全民教育的重要工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尤其对于追求城市喧嚣生活、乡土意识日渐模糊的新生代大学生来说,更是其回归精神家园、追寻传统精神的重要依托,与高校思政教育所强调的德育宗旨高度契合。

  “非遗”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实现思政教育的素养目标。据2011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涵盖语言、美术、书法、舞蹈、戏剧、礼仪、节庆等诸多内容,利用其丰富资源打造素材资源库,既可以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提升审美品位,同时其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立足民族本位,形成中国化的思维方式,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

  “非遗”的叙述形式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课堂效度。“非遗”更多的是民间记忆,其进入历史的方式往往自江湖而达庙堂,这种自下而上的叙事体式是对思政课堂“自上而下”官方叙述的有益补充:其所承载的精神旨归与思政教育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内涵是相互关合的,而其鲜活的形式、朴素的话语,又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青年大学生对课堂教学机械性的刻板印象,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非遗”的实践特色有助于延展思政教育的全方位格局。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外,同时还要打造与之辅助的全方位立体育人格局,开设以校园为基地的“第二课堂”,开展以社会为外延的实践活动,构建协同育人的新机制,而作为自带实践底色的“非遗”资源,其在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中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校内,借助“非遗”进校园、入课堂的活动,让青年学生与“非遗”物存零距离,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与“非遗”精神心连心;在校外,引导学生围绕“非遗”为主题,通过参考、调研、宣讲等形式,从象牙塔走向田野,将思政教育形式由坐谈化为行走,不断打通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非遗”的时代表达有助于赋能思政教育的共同体意识。思政教育立足于以德为本,以文化认同为魂,增强民族自信,彰显中华文明的主体性。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作为“非遗”文化之一、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为核心理念的春节确定为联合国正式假日,由此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母题中,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诠释是不可缺省的重要一环。在思政教育中,应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Z世代”(数媒土著)的身份价值,鼓励其以最新方式对“非遗”文化进行个性化表达,从“非遗”视角讲好中国故事,将“非遗”精神输向全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及民族身份的自我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局意识。

  “非遗”的人民性形态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人民性思想。“非遗”源于人民,源于民间,是大多数处于传统社会底层、被贬称为“下九流”的文艺从业者的实践创作,而对“非遗”文化技艺的再现、再生和再创造,并将其纳入思政教育的资源库中,纳入思政课堂的讲述中,纳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是将出身草根阶层的普罗大众列作中华文明的见证者和创造者,列作社会宣传、学术关注和实践学习的对象,这种接地气的接入方式是对大学生关注人民、关注民生、关注基层的直接引导,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塑造人民本位思想的有效方式。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非遗”在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的育人价值,应结合Z世代的群体特点,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

  打造“非遗”+课堂主渠道。凭借区域“非遗”资源,选取其中与思政课程教材紧密契合的特色内容,进行案例式教学。在课堂上引入“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史、家族史,相关的报道视频、纪录影像等,通过相关的主题汇报、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将宏观历史叙述与微观民生思考相结合,理解“人民创造历史”的宏大命题,培育人民至上价值观及为人民谋福利的责任感;启发学生从微观角度切入,将小人物置于大历史的洪流中,理解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的相连相依,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透过“非遗”技艺而深入感知其所凝聚的开拓创新、敬业严谨、不畏艰巨的工匠精神,并移植于专业领域的学习之中。总之,高校思政教育要发挥课堂主渠道的重要作用,营造有中国风格、彰显中国气派同时又富有魅力、接地气的课堂气氛,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变。

  创设“非遗”+校园文化。借助“非遗”进校园的东风,邀请“非遗”传承人、研究者入校园、进课堂,与青年大学生进行“眼对眼”“口传口”“手把手”的交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学生的密切接触,进行新与旧的磨合、整合、融合并最终和合为一。这个过程是青年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研习传统精神的过程,同时也是发扬传统文化、再造传统精神的过程,鼓励青年学生对“非遗”精神进行科学的时代化阐述,对“非遗”内容进行合理的数字化创作,对“非遗”主题进行高频度的讨论、实践活动,并借助Z世代的语言系统和传播模式,使“非遗”从“濒危”进入普及,从官方体系迈入世俗语境,从“事不关己”的外物而内化为民族自信的源流,从悬挂于校园墙板地砖、展列于礼堂舞台上的“非遗”载体真正成为流淌于青年学生心中的文化情感。

  铺架“非遗”+实践路线。2023年3月,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印发的《关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 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确保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三下乡”或“返家乡”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要锻造学生深入基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是对思政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有基于此,高校应当本着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意识,在实践教学中设计有效方案,铺设多元路径,为青年学生感受“非遗”文化、进行“非遗”实践、传承和发扬“非遗”精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综上,“非遗”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面对以Z世代为主体的青年大学生,以“非遗”文化为核心引领,打造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校园文化与校外实践为两翼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家国情怀深厚、民族自信强大的时代新人。

  作者:李芊,博士,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来源:光明网https://reader.gmw.cn/2023-12/25/content_37051505.htm

上一篇:让辅导员“双肩挑”传统焕发时代活力
下一篇: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